都说深海是海洋中的“荒漠”,但科学家们乘坐深海探测器探索研究发现,深海中不但有令人惊叹的奇异景观,还充满了各种奇妙的海底生物和很多迄今无法解释的奇特现象。
(资料图)
8月,首都科学讲堂探索深海里的科技秘密,本期首都科学讲堂邀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二级研究员、全国海洋生物学首席科学传播专家李新正,带领我们一起乘坐“蛟龙”探秘深海世界,开启一场夏日奇遇的海底大冒险!
大国重器“蛟龙”入海
科学家们乘坐的深海载人探测器“蛟龙”有哪些超能力?作为我国第一艘载人深潜器,它在深海海底是如何工作的?海底“外太空”还蕴藏着哪些惊奇景象?
作为首批科学家团队成员,李新正是第一位乘“蛟龙”号载人深潜器下潜3500米级深海的科学家,也是第一位既乘坐过“蛟龙”号,也乘坐过“深海勇士”号载人深潜器的海洋生物学者。
讲座上,他用生动的语言和第一现场的照片,从“蛟龙”号初入海讲起,绘声绘色地分享了乘坐深潜器看到的深海生物的形态特征,详细讲述了采集生物样品等珍贵的考察经历。
2020年的11月10日,中国科学院三亚深海所的载人深潜器“奋斗者”号在马里亚纳海沟10909米的地方成功坐底,刷新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。
李新正表示,中国现在进入了深海考察的黄金时代,大量的大国重器,包括深潜器、综合考察船等自2000年以后下水服役,同时,很多大学和科研机构现在也建造了非常先进的科学考察船。通过李新正的介绍,观众们对中国深潜事业取得的瞩目成就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刻了解。
探秘“龙宫”藏奇观
异彩纷呈的“海底花园”到底什么样?海底真的生活着巨大的“海怪”吗?
沿着崎岖陡峭的大陆坡,一路有蜿蜒起伏的海底峡谷,行过平坦无垠的深海平原,穿过狭长连绵的海岭,避开升腾着滚滚烟雾的热液喷口,来到冒着泡泡的海底冷泉,进入异彩纷呈的“海底花园”。这里不但有雪莲一样美的海绵,还生活着大型棘皮动物“海怪”,还有长相奇特的盲鳗、美艳的珊瑚和其他不为人知的神秘深海生物。
“大家猜一猜,章鱼会跑步吗?”
“会!不会!它只会蠕动!……”
李新正老师的话音刚落,在场观众就争先恐后地竞答了起来。那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呢?还得要靠事实来说话。
百米“冲刺”的章鱼
“大家一定想不到,章鱼不但会‘跑’,而且‘跑’起来很快,就像同学们平时百米赛跑一样。”现场大屏幕上播放了章鱼笨拙的“跑姿”,只见它抱起了其余触手,只留下两只触手当做“脚”,在海底一溜烟儿小跑冲刺,现场的观众们被它古怪有趣且不常见的运动方式逗乐,不由得发出阵阵哄笑,对各种神秘的深海动物产生了极大兴趣。
接下来,李新正还向观众们一一介绍了会“跳舞”还会游泳的海参、快速爬行的海星等棘皮动物;形态各异的珊瑚等腔肠动物;还有各种奇形怪状的深海鱼类。
据李新正介绍,不同于浅海动物花枝招展的五颜六色,深海动物和浅海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深海动物颜色较为单调,红、白两色基本概括了绝大多数深海动物的“着装”,是海底最主要的“流行”色。
保护海洋生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
讲座结尾,李新正一一回答了主持人关于“深潜之前需要做哪些训练”“考察时候遇到过哪些困难和挑战”等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,更向在场观众和青少年们呼吁要保护我们的海洋。
他向观众们介绍,今年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,活动主题是“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”。
在我国,“赤潮”等海洋灾害问题日益引起重视,海洋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双重影响下正在发生改变。李新正解释道,地球地表总面积有70.8%的海洋,如果没有海洋,我们不但会失去美丽的海景,也将失去色彩斑斓、形态各异的海洋生物,同时还会影响到气候系统的调节甚至地球自转。
所以,从这个角度来说,保护海洋环境就是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,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生物资源,实际上就是保护人类自己。而善待海洋,会使我们生活更美好,地球家园更美丽。
同时,海洋中有无数的秘密等待着人类去发现、去研究、去开发利用。李新正也呼吁在场的青少年们好好学习,带着对神秘海洋的兴趣和好奇心,长大后也加入到建设“海洋强国”的队伍中来,一起去探秘奇妙的海洋世界。
来源:北京科学中心
Copyright © 2015-2022 华东评测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41 联系邮箱:2 913 236 @qq.com